close
一個社會學者眼中的馬英九◎姚人多
2003 or 2005 ?
俗話總是說,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不過,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注定會成功。台北市長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
長久以來,關於馬英九現象的探討一直圍繞在他無以倫比的個人魅力上打轉。事實上,馬英九之所以會是馬英九,除了那超短的短褲以及超帥的外表之外,還牽涉到社會、族群、歷史、政治的諸多因素。在社會上,他是台灣媒體所集體編織出來的虛幻個體;在族群上,外省人視他為該族群的中流砥柱、中興「少主」;在歷史上,馬英九所代表的是一個有著淡淡悔意的壓迫者;在政治上,他則是墮落國民黨中的一股清流。
一個是媒體上的馬英九,一個是真實的馬英九
照現在的局勢看起來,似乎沒有人可以在選舉上擊敗這個有著淡淡悔意又充滿帥氣的外省人,也沒有可以人取代這個象徵清流卻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虛幻個體。圍繞著馬英九的是一種與個人能力無關,只與大環境有關的幻覺。要解構這種幻覺的唯一方法便是如馬克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寫的,「要求人民拋棄關於自身處境的幻覺,就是要求拋棄那需要幻覺的處境。」也就是說,要解構馬英九不能直接解構那個幻覺,而是解構那些產生幻覺的歷史、政治、族群及社會處境。
就讓我們先從媒體講起。媒體是馬英九之所以為馬英九的一個最重要社會因素。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體認,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馬英九。一個是媒體上的馬英九,一個是真實的馬英九。那個真實的馬英九早在他從哈佛大學拿到法學博士回來任職總統府之後便一點一滴地消失,到了他當台北市長前後,媒體上的馬英九完全取代真實的馬英九,一直要到他跑去財團招待所吃魚翅的事件,因為媒體那一陣子一直對內政部長余政憲吃鮑魚窮追猛打,而不得不「平衡報導」一下之後,那個久未露面的真實馬英九才又浮上檯面。調出以往的資料來看,最遲在一九九○年馬英九任職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時,他便被全台灣的電子及平面媒體封為「媒體寵兒」。
當然,以台灣媒體這幾年來的弱智程度,絕對不會了解「媒體寵兒」這四個字事實上剛好代表著媒體的無能。媒體是永遠的在野黨,它的職責是監督政治人物,如果這個說法是可被接受的,那媒體怎麼可以養「寵兒」呢?既然連養「寵兒」都不允許,那麼台灣當前媒體集體製造虛幻馬英九的現象則更是荒誕不經。
我們看到納莉風災台北市損失慘重,可是我們看不到主流媒體對馬英九的批判。我們看到 SARS 疫情從台北市的和平醫院開始蔓延全台灣,可是我們看不到主流媒體對馬英九的批判。在這兩件事情上,一再出現電視畫面上的是馬英九關切地巡視受災戶,以及他深入疫情險境的勇敢負責任的鏡頭。如果風災及疫情是出現在台北市之外的任何縣市,那該縣市長早就被罵得滿頭包,哪裡會保持完整之身,滿意度還高達七○%以上呢?主流媒體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它們集體製造的寵兒,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從來不會質疑馬英九的去留,媒體對一個政治人物溺愛至此,是不是人民的福氣實在必須打上個大問號。
「辭職以示負責」是累積聲望的最佳方法
諷刺的是,回顧一下馬英九本人的從政歷史,我們會發現辭職以示負責乃是他個人的特色以及他累積聲望的最佳方法。九七年在國民黨執政時期他辭掉行政院政務委員,他的民間聲望剎時衝到最高點。在當時馬英九的辭職聲明全文中,有以下的這段話:「國內接續發生重大事件,社會為之震驚,民怨為之沸騰,英九忝為內閣之一員,對此發展深感痛心、無力,為表負責,乃決定辭去現職。」對此,當時有位記者問他,「最近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和你並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做出這麼大的決定」,馬英九則回答:「有沒有關係,我覺得是個人感受的問題。」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身為政務委員的馬英九對社會重大事件感受如此強烈,強烈到必須辭職以示對社會大眾的歉意,而身為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對自己管轄範圍內之嚴重疏失所導致的災難,竟然感受如此遲鈍膚淺,淺到只需一句道歉就一筆勾消。
當然,類似的疑慮絕少會發自於跑台北市市政的記者口中,這些記者每天只要處理馬市長在慢跑、游泳、剪綵的新聞,然後在生日的時候收到馬市長親筆簽名的賀卡就飄飄欲仙了,根本別說提什麼尖銳的問題。何況,就算有記者不識抬舉地問了,主流媒體的編輯們也會自動予以消解,別忘了,眼前這個「馬英九」是它們所製造出來的寵兒。
外省人族群的象徵
除了不爭氣的媒體之外,馬英九之所以是馬英九還與他所屬的族群有關。外省族群在蔣經國死後面對台灣社會的巨變,一直充滿著一種無法化解的空虛、焦慮與危機感。稍微能填補心中空虛的方法便是竭盡所能地看到自己的族群位居統治階層,這是人類為了維持過去的統治慣性自然而然所做出的動作。在兩次馬英九參與的台北市長選舉中,皆有超過七○%的所謂外省人把票投給他。在這一點上,台北市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它不僅僅是台灣的首善之區,更是四九年國民黨自中國撤退來台時最多外省家庭的集中地區。
保守估計,如今約有三○%的台北市民是來自於這些外省家庭中。在今日的台灣,一片禁止談論族群分化的肅殺氣氛之中,馬英九所代表的族群卻有著一種別的族群所沒有的優勢,這是典型的後殖民族群分化的社會所展現出來的政治現象:某些族群由於長期以來被拆解、分割而動員不起來,而另一個族群〈往往是過去的統治族群〉 卻不需動員便自然而然有著相同的投票行為。「本省人」在政治上是被教育、階級、性別、城鄉、地方派系等社會因素所區隔的群體,而「外省人」在政治上卻是一個不用去考量上述這些差異的集合體。這就是為什麼當年陳水扁以七成以上的高施政滿意度連任市長失敗後,很想問問外省族群到底是什麼地方得罪他〈她〉 們的原因。
表現壓迫者的悔意與誠意
作為外省人族群象徵的馬英九,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上常常會表現出他與該族群的緊密連結。比如說,在蔣經國靈前哭泣、唱國歌特別莊嚴認真、與蔣方智怡在公共場合賣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以及盡量與李登輝劃清界限等等。當國民黨強烈操作蔣經國牌時,馬英九的表現更為明顯。同樣是他的頂頭上司,馬英九有著「隔代」的記憶與技藝:跳過李登輝,懷念蔣經國。最著名的例子是二○○一年一月,他在蔣經國的忌日時對媒體表示:「經國先生擔任國民黨主席致力民主改革,但辭世十三年,國民黨中央即失去政權,令人百感交集。」前一陣子,社會上在爭論蔣經國是不是獨裁者,對此馬英九沒有出人意料的言論,他表示:「沒有這樣的感覺,經國先生最令人懷念的包括十大建設,最後階段的解除戒嚴,帶領台灣走上民主之路。」
如果蔣經國解除戒嚴對台灣來說是件功德,那麼理論上蔣介石實施戒嚴應該是件罪惡吧?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在馬英九四十歲生日的時候所寫一篇叫做〈反哺的一代:四十感懷〉的文章中找到答案。在該文中,馬英九對蔣介石有過這麼一段歌功頌德的話:「蔣公在當時那種風雨飄搖的局面下,猶能辦理並非『當務之急』的地方選舉,其魄力與遠見確非常人所及」。照馬英九的意思,蔣介石所決定辦的地方選舉,「為往後台灣四十年的民主化,奠立了堅實的基礎。」簡言之,馬英九的邏輯很奇怪,實施戒嚴的蔣介石為台灣的民主化奠立了基礎,而宣布解嚴的蔣經國則更進一步帶領台灣邁向民主之路。像這種完全沒有道理的道理竟會出自一個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筆下,除了用「族群效忠」來解釋之外,還有其他更合理的答案嗎?
很少人可以不原諒一個外表出眾又懂得改過自新的男人
然而,如果說馬英九一心一意效忠他所屬的外省族群,則又太過低估他的政治判斷力。自從當選市長以來,他便非常努力的學習台語及客語。這是他表現壓迫者悔意與誠意的重要方法之一。誰都不容否認,在歷史上,馬英九所屬的政黨過去幾十年來對台灣人民的種種壓迫。從二二八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國民黨與台灣人民始終是維持在一種鎮壓與反抗的關係。馬英九並沒有扭轉這種關係,嚴格說起來,他根本也沒有試圖要去扭轉這種關係。我們不要忘了,他曾經主張中華民國的總統應該採取一種叫「委任直選」的奇怪選舉方法,我們也不要忘了他對過去刑法第一百條言論叛亂罪的廢除也頗有意見,總之,關於過去種種不合理的統治,馬英九並沒有「不在場證明」,他是整個壓迫過程的參與者。不過,對馬英九來說,幸運的地方在於,參與歸參與,可是他的位子卻還沒有大到主謀的地位。這一點就把他與宋楚瑜區隔開來,他有著比宋楚瑜更佳的「改過自新」機會,以及更重要地,隨之而來的選舉優勢。若就這個角度來看,馬英九絕對不是宋楚瑜的接班人,而是後者的競爭對手。
很少有人可以不原諒一個外表出眾又懂得改過自新的男人,光就這一點,宋楚瑜這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望塵莫及。
除了媒體、族群及歷史的因素之外,造就今日馬英九至高無上的地位還有其政治因素。馬英九與凡間事都隔著一層距離,與市民、與財團、與媒體、與其他縣市,都可以觀察到這種距離的存在。在這種種或近或遠的距離之中,馬英九保持最優美的一種姿態應該是他與國民黨之間的距離。這得追溯到過去他當法務部長的位置。在三年多的法務部長任內,在那個改革的位子上,他最成功的作為是造就了一種與國民黨政績成反比的個人政治聲望成長趨勢。也就是說,他不僅僅讓民眾看到了長期以來國民黨的腐敗結構,他還讓民眾看到了他改革的決心以及阻力。這看起來有點奇怪,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國民黨愈爛,馬英九的聲望便愈高。這種成反比的發展關係一直持續到今日,民眾普遍相信國民黨的腐敗與他無關,甚至民眾相信他就是要來改革國民黨的腐敗。
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要為馬英九的乾淨從政予以肯定。但不要忘了,他之所以可以純潔得像小白鴿〈某主流媒體用語〉 ,是因為他周遭的若干同志及所屬的政黨已經黑到極點。這是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萬一國民黨人人都是小白鴿時,馬英九就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隻了,換句話說,國民黨每乾淨一分,馬英九的獨特性便消失一分。
全世界只有國民黨這個政黨可以培養出像馬英九這樣的一個政治人物。前者的惡襯托出後者的善;前者的骯髒襯托出後者的乾淨。民進黨不可能有馬英九,就算民進黨找到一個長得比馬英九還帥的人,還是無法達到馬英九的地步。為什麼?因為,第一,站主流地位的統派媒體不會寵他;第二,民進黨找出來的人一定不是外省人,所以他的選票是從零起跳而不是從數十萬;第三,他不是來自於過去的壓迫者,所以不會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第四,民進黨的爛才四年,比起國民黨五十年的爛還算小巫見大巫,所以民進黨找出來的人不會有著像馬英九一樣「出污泥而不染」的政治效果。
總之,馬英九是整個社會、族群、歷史與政治的產物,他在台灣的歷史上只可能出現一次。在現實政治上,他沒有罩門。他沒有罩門是因為他不是以一個真實的個體存在於現實政治之中。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四個產生幻覺的處境,沒有一個可以更改的。也就是說,想打敗他的人,仍舊是無能為力。所以,我一開始才會說,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注定會成功,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作者為清大社會所助理教授〉。【財訊月刊11月號260期】
2003 or 2005 ?
俗話總是說,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不過,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注定會成功。台北市長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
長久以來,關於馬英九現象的探討一直圍繞在他無以倫比的個人魅力上打轉。事實上,馬英九之所以會是馬英九,除了那超短的短褲以及超帥的外表之外,還牽涉到社會、族群、歷史、政治的諸多因素。在社會上,他是台灣媒體所集體編織出來的虛幻個體;在族群上,外省人視他為該族群的中流砥柱、中興「少主」;在歷史上,馬英九所代表的是一個有著淡淡悔意的壓迫者;在政治上,他則是墮落國民黨中的一股清流。
一個是媒體上的馬英九,一個是真實的馬英九
照現在的局勢看起來,似乎沒有人可以在選舉上擊敗這個有著淡淡悔意又充滿帥氣的外省人,也沒有可以人取代這個象徵清流卻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虛幻個體。圍繞著馬英九的是一種與個人能力無關,只與大環境有關的幻覺。要解構這種幻覺的唯一方法便是如馬克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寫的,「要求人民拋棄關於自身處境的幻覺,就是要求拋棄那需要幻覺的處境。」也就是說,要解構馬英九不能直接解構那個幻覺,而是解構那些產生幻覺的歷史、政治、族群及社會處境。
就讓我們先從媒體講起。媒體是馬英九之所以為馬英九的一個最重要社會因素。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體認,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馬英九。一個是媒體上的馬英九,一個是真實的馬英九。那個真實的馬英九早在他從哈佛大學拿到法學博士回來任職總統府之後便一點一滴地消失,到了他當台北市長前後,媒體上的馬英九完全取代真實的馬英九,一直要到他跑去財團招待所吃魚翅的事件,因為媒體那一陣子一直對內政部長余政憲吃鮑魚窮追猛打,而不得不「平衡報導」一下之後,那個久未露面的真實馬英九才又浮上檯面。調出以往的資料來看,最遲在一九九○年馬英九任職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時,他便被全台灣的電子及平面媒體封為「媒體寵兒」。
當然,以台灣媒體這幾年來的弱智程度,絕對不會了解「媒體寵兒」這四個字事實上剛好代表著媒體的無能。媒體是永遠的在野黨,它的職責是監督政治人物,如果這個說法是可被接受的,那媒體怎麼可以養「寵兒」呢?既然連養「寵兒」都不允許,那麼台灣當前媒體集體製造虛幻馬英九的現象則更是荒誕不經。
我們看到納莉風災台北市損失慘重,可是我們看不到主流媒體對馬英九的批判。我們看到 SARS 疫情從台北市的和平醫院開始蔓延全台灣,可是我們看不到主流媒體對馬英九的批判。在這兩件事情上,一再出現電視畫面上的是馬英九關切地巡視受災戶,以及他深入疫情險境的勇敢負責任的鏡頭。如果風災及疫情是出現在台北市之外的任何縣市,那該縣市長早就被罵得滿頭包,哪裡會保持完整之身,滿意度還高達七○%以上呢?主流媒體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它們集體製造的寵兒,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從來不會質疑馬英九的去留,媒體對一個政治人物溺愛至此,是不是人民的福氣實在必須打上個大問號。
「辭職以示負責」是累積聲望的最佳方法
諷刺的是,回顧一下馬英九本人的從政歷史,我們會發現辭職以示負責乃是他個人的特色以及他累積聲望的最佳方法。九七年在國民黨執政時期他辭掉行政院政務委員,他的民間聲望剎時衝到最高點。在當時馬英九的辭職聲明全文中,有以下的這段話:「國內接續發生重大事件,社會為之震驚,民怨為之沸騰,英九忝為內閣之一員,對此發展深感痛心、無力,為表負責,乃決定辭去現職。」對此,當時有位記者問他,「最近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和你並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做出這麼大的決定」,馬英九則回答:「有沒有關係,我覺得是個人感受的問題。」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身為政務委員的馬英九對社會重大事件感受如此強烈,強烈到必須辭職以示對社會大眾的歉意,而身為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對自己管轄範圍內之嚴重疏失所導致的災難,竟然感受如此遲鈍膚淺,淺到只需一句道歉就一筆勾消。
當然,類似的疑慮絕少會發自於跑台北市市政的記者口中,這些記者每天只要處理馬市長在慢跑、游泳、剪綵的新聞,然後在生日的時候收到馬市長親筆簽名的賀卡就飄飄欲仙了,根本別說提什麼尖銳的問題。何況,就算有記者不識抬舉地問了,主流媒體的編輯們也會自動予以消解,別忘了,眼前這個「馬英九」是它們所製造出來的寵兒。
外省人族群的象徵
除了不爭氣的媒體之外,馬英九之所以是馬英九還與他所屬的族群有關。外省族群在蔣經國死後面對台灣社會的巨變,一直充滿著一種無法化解的空虛、焦慮與危機感。稍微能填補心中空虛的方法便是竭盡所能地看到自己的族群位居統治階層,這是人類為了維持過去的統治慣性自然而然所做出的動作。在兩次馬英九參與的台北市長選舉中,皆有超過七○%的所謂外省人把票投給他。在這一點上,台北市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它不僅僅是台灣的首善之區,更是四九年國民黨自中國撤退來台時最多外省家庭的集中地區。
保守估計,如今約有三○%的台北市民是來自於這些外省家庭中。在今日的台灣,一片禁止談論族群分化的肅殺氣氛之中,馬英九所代表的族群卻有著一種別的族群所沒有的優勢,這是典型的後殖民族群分化的社會所展現出來的政治現象:某些族群由於長期以來被拆解、分割而動員不起來,而另一個族群〈往往是過去的統治族群〉 卻不需動員便自然而然有著相同的投票行為。「本省人」在政治上是被教育、階級、性別、城鄉、地方派系等社會因素所區隔的群體,而「外省人」在政治上卻是一個不用去考量上述這些差異的集合體。這就是為什麼當年陳水扁以七成以上的高施政滿意度連任市長失敗後,很想問問外省族群到底是什麼地方得罪他〈她〉 們的原因。
表現壓迫者的悔意與誠意
作為外省人族群象徵的馬英九,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上常常會表現出他與該族群的緊密連結。比如說,在蔣經國靈前哭泣、唱國歌特別莊嚴認真、與蔣方智怡在公共場合賣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以及盡量與李登輝劃清界限等等。當國民黨強烈操作蔣經國牌時,馬英九的表現更為明顯。同樣是他的頂頭上司,馬英九有著「隔代」的記憶與技藝:跳過李登輝,懷念蔣經國。最著名的例子是二○○一年一月,他在蔣經國的忌日時對媒體表示:「經國先生擔任國民黨主席致力民主改革,但辭世十三年,國民黨中央即失去政權,令人百感交集。」前一陣子,社會上在爭論蔣經國是不是獨裁者,對此馬英九沒有出人意料的言論,他表示:「沒有這樣的感覺,經國先生最令人懷念的包括十大建設,最後階段的解除戒嚴,帶領台灣走上民主之路。」
如果蔣經國解除戒嚴對台灣來說是件功德,那麼理論上蔣介石實施戒嚴應該是件罪惡吧?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在馬英九四十歲生日的時候所寫一篇叫做〈反哺的一代:四十感懷〉的文章中找到答案。在該文中,馬英九對蔣介石有過這麼一段歌功頌德的話:「蔣公在當時那種風雨飄搖的局面下,猶能辦理並非『當務之急』的地方選舉,其魄力與遠見確非常人所及」。照馬英九的意思,蔣介石所決定辦的地方選舉,「為往後台灣四十年的民主化,奠立了堅實的基礎。」簡言之,馬英九的邏輯很奇怪,實施戒嚴的蔣介石為台灣的民主化奠立了基礎,而宣布解嚴的蔣經國則更進一步帶領台灣邁向民主之路。像這種完全沒有道理的道理竟會出自一個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筆下,除了用「族群效忠」來解釋之外,還有其他更合理的答案嗎?
很少人可以不原諒一個外表出眾又懂得改過自新的男人
然而,如果說馬英九一心一意效忠他所屬的外省族群,則又太過低估他的政治判斷力。自從當選市長以來,他便非常努力的學習台語及客語。這是他表現壓迫者悔意與誠意的重要方法之一。誰都不容否認,在歷史上,馬英九所屬的政黨過去幾十年來對台灣人民的種種壓迫。從二二八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國民黨與台灣人民始終是維持在一種鎮壓與反抗的關係。馬英九並沒有扭轉這種關係,嚴格說起來,他根本也沒有試圖要去扭轉這種關係。我們不要忘了,他曾經主張中華民國的總統應該採取一種叫「委任直選」的奇怪選舉方法,我們也不要忘了他對過去刑法第一百條言論叛亂罪的廢除也頗有意見,總之,關於過去種種不合理的統治,馬英九並沒有「不在場證明」,他是整個壓迫過程的參與者。不過,對馬英九來說,幸運的地方在於,參與歸參與,可是他的位子卻還沒有大到主謀的地位。這一點就把他與宋楚瑜區隔開來,他有著比宋楚瑜更佳的「改過自新」機會,以及更重要地,隨之而來的選舉優勢。若就這個角度來看,馬英九絕對不是宋楚瑜的接班人,而是後者的競爭對手。
很少有人可以不原諒一個外表出眾又懂得改過自新的男人,光就這一點,宋楚瑜這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望塵莫及。
除了媒體、族群及歷史的因素之外,造就今日馬英九至高無上的地位還有其政治因素。馬英九與凡間事都隔著一層距離,與市民、與財團、與媒體、與其他縣市,都可以觀察到這種距離的存在。在這種種或近或遠的距離之中,馬英九保持最優美的一種姿態應該是他與國民黨之間的距離。這得追溯到過去他當法務部長的位置。在三年多的法務部長任內,在那個改革的位子上,他最成功的作為是造就了一種與國民黨政績成反比的個人政治聲望成長趨勢。也就是說,他不僅僅讓民眾看到了長期以來國民黨的腐敗結構,他還讓民眾看到了他改革的決心以及阻力。這看起來有點奇怪,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國民黨愈爛,馬英九的聲望便愈高。這種成反比的發展關係一直持續到今日,民眾普遍相信國民黨的腐敗與他無關,甚至民眾相信他就是要來改革國民黨的腐敗。
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要為馬英九的乾淨從政予以肯定。但不要忘了,他之所以可以純潔得像小白鴿〈某主流媒體用語〉 ,是因為他周遭的若干同志及所屬的政黨已經黑到極點。這是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萬一國民黨人人都是小白鴿時,馬英九就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隻了,換句話說,國民黨每乾淨一分,馬英九的獨特性便消失一分。
全世界只有國民黨這個政黨可以培養出像馬英九這樣的一個政治人物。前者的惡襯托出後者的善;前者的骯髒襯托出後者的乾淨。民進黨不可能有馬英九,就算民進黨找到一個長得比馬英九還帥的人,還是無法達到馬英九的地步。為什麼?因為,第一,站主流地位的統派媒體不會寵他;第二,民進黨找出來的人一定不是外省人,所以他的選票是從零起跳而不是從數十萬;第三,他不是來自於過去的壓迫者,所以不會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第四,民進黨的爛才四年,比起國民黨五十年的爛還算小巫見大巫,所以民進黨找出來的人不會有著像馬英九一樣「出污泥而不染」的政治效果。
總之,馬英九是整個社會、族群、歷史與政治的產物,他在台灣的歷史上只可能出現一次。在現實政治上,他沒有罩門。他沒有罩門是因為他不是以一個真實的個體存在於現實政治之中。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四個產生幻覺的處境,沒有一個可以更改的。也就是說,想打敗他的人,仍舊是無能為力。所以,我一開始才會說,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注定會成功,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作者為清大社會所助理教授〉。【財訊月刊11月號260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